所屬欄目:創新與管理作者:球会体育app下载儀器點擊率:發布時間:2013-05-08 09:16:06
企業執行力不好,其中最大的問題源自於溝通,也就是說執行者沒有搞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開始執行操作。這種錯誤概率肯定非常的高。有的時候,不是不想搞明白,而是在特定的執行環境下還沒有搞清楚就使然。
中國有句古話叫對牛彈琴。問題不在牛,而在彈琴的人。如果你對著牛來彈琴,牛能明白嗎?當然不能明白。那誰之錯?顯然是彈琴之人。若想實現對牛彈琴,首先要會講“牛語”。這說明在執行當中,麵對聽不懂的下屬,我們也要學會“牛”語了。否則你的下屬怎能執行好呢?
如果你的屬下聽完你的工作指示,而無動於衷。誰之錯?主管。那麽要想讓屬下立即行動,首先要了解屬下,用屬下容易接受的方式與之溝通,才是上策。所以,不要對牛彈琴,而要對牛講“牛語”!溝通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在管理當中,溝通的主導責任是管理者自己,那麽執行不佳其“罪魁禍首”也是管理者本人。
溝通的結果(目的)是什麽?根據你要溝通的目的達到你要的效果。領導者溝通結果是什麽?鼓舞他人正麵、積極的工作。無論是教育批評還是指導工作,員工能夠按照你的要求馬上行動並積極主動完成你所交待的工作。否則無論你是動之以情,還是曉之以理的方式,沒有創造員工積極努力地工作都是徒勞的。尤其是把員工罵跑了或者導致員工三天不能投入正常工作的溝通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溝通要100%負責任,而不要50%的責任溝通,要100%地為自己的話對他人產生的影響負責。
根據這一理念,我們得出溝通的品質取決於對方的回應。在管理中透過你的溝通員工是否立即行動;在銷售領域中,透過你的溝通,客戶是否決定立即購買產品或服務。所以,在溝通時要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感受,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通常要問自己2個問題,第一受眾者需要什麽? 第二我能給受眾者提供什麽?也就是說到聽者想聽、聽到說者想說。
第一個:一位屬下興高采烈地帶著他的“傑作”向上級匯報,心裏麵應該是等著“領賞”。可是,要是碰到一位不會溝通的上司,就麻煩了。你準會聽到:這麽垃圾的東西也拿過來!好一點的回答:不行,我還是不滿意。請問,這個時候這個屬下是什麽感覺?是不是打擊、自卑、反抗、不滿…都出來了。也許你還會理直氣壯地要求其重新做,請問:你能收到他真正全力以赴所做出來的最佳作品嗎?答案是不會的。麵對這種情況,即使屬下的作品有些缺失,我們依然要說:OK,不錯,如果能夠在某一方麵加以改進,就更加不錯了,請問XX同事,你是否願意把你最好的作品交給我呢…這樣的話結果會怎樣呢?已不需我我回答了。
第二個:有一天,公司突然宣傳今天晚上要加班,作為管理者通常會把這一信息直接傳給下屬,照搬公司公司的原話:今天公司宣布要求晚上每個人要加班。如果是這樣,部門成員會亂成一鍋粥。有的人堅決反對,有的人心不甘情不願,隻有少數人才會用心去工作。那怎麽辦呢?優秀的經理人會說,如果我們公司大客戶不給我們下訂單會怎麽樣?(得到的回答:公司效益不好)那如果公司效益不好又會怎麽樣呢?(得到的回答:我們大家就倒黴了,要下崗了)那如果客戶就是因為我們某個訂單不能如期完成而拒絕與我們合作,我們能不能答應?(得到的回答:我們決不能不完成)我們的團隊夥伴都非常的棒,公司也認為決不能因為不能完成這個訂單而讓大家下崗,所以我們要堅決完成這個訂單。現在,我宣布今天晚上我們就開始努力幹,決不拖延交貨。
像類似的現象還很多,如果每個管理者學好溝通這門學問,都能夠很好地與下屬溝通,企業中的執行問題不就越來越好解決了嗎?